新闻资讯

分享互联网行业资讯,探寻网站建设新风向

单词优化二是加强窗口人员的培训

日期:2020-02-25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11月12日上午10点,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召开“北京市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政策”新闻发布会,届时,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市政务服务局等有关单位领导将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欢迎各位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新一轮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即时日起印发实施,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本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新亮点,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我市有关单位的相关领导,向大家发布相关的信息,并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

  大家也看到,今天出席发布会的阵容非常强大,多位领导来发布信息。下面首先有请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戴颖介绍我市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政策的总体情况。有请。

  戴颖: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借此机会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给予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近,各位媒体朋友对中国营商环境的成绩和北京的成绩给予充分的报道,借此大会对大家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7年,习总书记指出北京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增加企业和群众更多的获得感为目标,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对标国际规则和标准,锐意创新、团结奋斗、网站优化哪家好埋头苦干,大力度推进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世界银行刚刚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北京作为样本城市得分78.2分,相当于位列全球第28位,超过日本东京,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的大幅提升和促进新一轮高水平扩大开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两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市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查落实,全市56个部门和16个区密切配合、上下协同,全力以赴推进1.0版、2.0版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今年6月,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和部署,结合北京实际,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北京市编制完成了《北京市新一轮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近日已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我们称之为营商环境3.0版改革,下面我就改革的相关情况给各位记者做一个简要介绍。

  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是政府转变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企业和群众创新创业便利度,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资企业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3.0版改革集中体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企业和群众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二是坚持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全面拓展和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三是坚持主动自我革命、锐意创新,力争实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新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3.0版改革力度更大,内容更广、范围更宽、任务更重。2018年的3月,北京市出台了1.0版改革,重点围绕世行评价10个指标,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领域;今年2月份出台的2.0版在1.0版基础上增加了企业和群众反映集中的诉求和问题,进一步巩固提升拓展改革;这次3.0版改革,全面对标企业和群众需求,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各领域改革。从总量上看,1.0版、2.0版推出了191项改革措施,3.0版改革提出了12个方面204项改革任务,数量超过前两版总和。

  二是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强。3.0版改革力求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压茬拓展营商环境的广度和深度。一是进一步强化市区两级协同高效推进改革,市级牵头改革任务198项,区级牵头配合104项。二是强化系统集成整体推进改革,既全面落实国家“放管服”部署和要求,又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和实践,着力解决企业发展当前的痛点堵点问题。三是以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为导向,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方便的问题,也包括不断提升人才、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营商环境改革,统筹各领域改革进展,形成整体效应。

  三是改革透明度和参与度更高。坚持开门编制改革任务,问需于民、问策于民,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建议,先后召开了133场专题座谈会,共有1094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专家学者提出458条意见建议,我们将其转化为这次3.0版的70项改革措施。

  3.0版改革目标是坚持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大力推进新一轮深化“放管服”和营商环境改革。力争在七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即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互联网+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建设、“四减一增”、事中事后监管、政务科技场景应用和法治建设取得突破。3.0版改革主要包括12大方面204项任务,围绕三个维度进行任务安排。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任务,全面推进改革。落实国家《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要求,围绕“简政放权、公正监管、优化服务、强化责任”,将涉及地方政府的68项任务全部纳入3.0版改革,有些改革任务内容更深入,标准更高。比如,国家要求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3个工作日以内,北京市目前已实现1个环节、1天办结。国家要求建成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3.0版改革中将企业注销和企业变更纳入到网上办理。同时,国家任务也要求,将燃气报装时间压缩到16个工作日以内,目前,北京燃气报装的小微工程已经实现“三零”服务,将办理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此次改革进一步提出将其他项目用气办理时间将压减至8个工作日以内,比国家要求标准时间缩减一半。

  二是聚焦短板弱项和关键难题,精准推进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在于打通企业群众办事创业痛点、难点、堵点问题。3.0版改革围绕市场主体反映集中的审批手续多时间长、融资难融资贵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招投标管理等领域的26项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跨境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招标投标等7大重点领域推出101项改革措施。比如,在办理建筑许可方面,两年来,北京市率先改革、大胆突破,能减即减、能合即合,将环节压缩了22%、办理时间压缩了57%。3.0版改革继续以“减环节、减时间”为重点推动流程再造,在重点领域加快推进以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核心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

  三是以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为落脚点和着力点,强力推进改革。企业和群众满不满意是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3.0版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企业群众关注的融资税收、法治保障、政务服务、创新创业等6大领域推出117项改革措施,着力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比如,在政务服务方面,两年来,北京市持续加大“一网、一窗、一门、一次”改革力度,90%的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70%以上的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在综合窗口办理,80%的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统一进驻服务大厅办理,200余个高频事项实现“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3.0版改革将继续在“减事项、减材料、减时限、减次数,增加政策透明度”上加大改革力度,市区两级还将推出600项“多跑一次”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将企业群众办事平均跑动次数由目前的1.5次压缩到0.3次以下。

  两年来,北京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推进改革,一茬推接着一茬干,一轮接着一轮推,今年6月份,开始启动编制3.0版改革政策,8月份基本形成。在这个过程当中,各部门各区都是边制定边推进,目前204项改革,其中52项已经完成任务。比如精简办事材料比例达到60%,压缩行政许可承诺时限达到法定时限55%以上的任务已经实现。

  近年来,北京市深入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不断探索提升服务对象办事体验的方式和做法,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极大提高了企业和办事群众的获得感。

  由原来的多站办多窗办,改革为一站办一窗办。2018年,我市整合房屋交易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和不动产登记部门窗口,设立“一窗办理综合服务窗口”,将不动产登记时限由原来的10天办结和当日办结统一调整为5天内办结和当日办结两种类型。2019年,我市在原有开展的交易、纳税、登记业务“一窗办理”基础上,由不动产登记窗口工作人员直接代征税费,将缴费、领证一并纳入综合窗口办理,再次将不动产转移登记进一步压缩时限为1天内,实现了不动产转移登记只需一个环节、只需半天即可领取证书。2019年,我们在实施不动产登记大厅综合窗口改革的基础上,于2月28日推出线上不动产登记领域的一网通办,办事群众可通过一个网站登录申请,后台各个部门并联审核,现场综合窗口当日办结领证,办事时限压缩到4个工作日内。

  2019年5月以来推出不动产抵押权首次登记和注销登记服务场所延伸至银行及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点,全程网上办理。在京金融机构及公积金管理中心通过不动产登记网上服务平台,提交申请材料,不动产登记部门进行网上受理审核,审核完成后,由金融机构直接领取不动产登记证明,无需金融机构和群众再到不动产登记大厅现场办理,实现群众办理抵押登记一次不用跑。2019年3月起陆续推出不动产登记信息、地籍图网上查询服务,企业和办事群众可足不出户上网查询不动产的自然状况信息、是否查封、抵押以及市域内地籍信息,截至10月底共为78万人提供了网上查询服务。

  积极探索推进不动产登记“全城通办”,目前我们已制定全城通办的工作方案,今年年底前可实现抵押注销业务全城通办和网上查询全城通办。稳步推进掌上登记中心工作,目前已完成系统查询功能的研发,年底将实现掌上抵押注销登记业务,明年将开始推行全业务、全天候的掌上登记中心服务。

  2019年5月起开通不动产登记费网上支付服务,截至10月底网上缴纳登记费共计13.8万笔。推进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改革工作。从2019年10月开始在海淀、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石景山、顺义、门头沟、昌平、怀柔、密云等11个区开展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的试点,试点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完成。我们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2020年深入开展电子证照工作。

  (一)突出信息共享集成。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我市相关部门间建立了信息共享集成机制。目前市规自委正在与11个部门协商18类信息对接。

  (二)推动流程集成。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将网签、交易、缴税、登记纳入一个窗口统一受理,一次性收取所需全部材料,进行一次性录入、自动分发各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化技术支撑的“一窗受理、并行办理”。

  (三)更加便民利企。通过推行掌上不动产登记中心、全城通办、电子证照、不动产抵押登记延伸,依托网上政务平台,将为企业群众提供多种选择,构建多层次、多维度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服务大厅,极大限度地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感谢媒体界的朋友长期以来对北京市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今天,我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近期以来,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情况作一个介绍。

  2019年,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公安局、人民银行、市住房公积金等部门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企业开办效率再提升,推动企业开办全面进入到“1时代”。即一次承报、一网提交、一窗办理、一天办完。

  一是环节全合并,企业开办“一窗办”。将申请营业执照、刻制公章、领用发票及“五险一金”用工信息采集、网站优化哪家好银行预约开户等企业开办事项全部纳入“e窗通”平合,实现一次性填报提交。同步优化现场流程,各区政务服务大斤开设新企业开办综合窗口,由综合窗口人员负责前合全部对外服务工作,按照“前合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工作模式,实现开办企业“只进一门、只对一窗”,为企业一次性发放营业执照、公章和发票等办理结果的“服务包”。

  二是是时间再压缩,一天全办好。市场监管部门一天内核准并向企业颁发电子营业执照;员工“五险一金”登记在完成企业设立时即自动办结;申请发票即时办结,企业设立后,可当天一次性获取纸质营业执照(免费公章)和发票。企业开办时间由去年的5天全办好,到目前的1天全办好。一般性经营项目,企业开办在北京一天就能实现。

  三是无缝衔接,企业开办“一照通”。统筹推进全市电子营业执照广泛应用,实现与政务服务、税务、人力社保、统计、公积金商业银行等部门的对接应用,企业开办事项间实现无介质“一照通”。作为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的企业身份认证,电子营业执照所具有的无介质、不收费、安全性和便捷性等特点,代表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企业可通过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实现电子营业执照掌上通用,北京正在向着实现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行的目标迈进。自2019年2月新版“e窗通”平合上线%以上的企业新设通过“e窗通”平合办理,企业开办效率大幅提升,12余万户企业享受政策红利,“一天全办好”广泛惠及北京企业。

  为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着力做好部门联合“双随机公开”监管牵头工作。

  一是是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推进。制定《北京市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规范(暂行)》,明确了部门联合的抽查方法、流程、公示途径和方式。同时建立了三级工作责任体系,协调相关部门及各区共同推进。

  二是建立完善两库单、一平台,加强技术支撑。为支持各部门更好的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我们建立了北京市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完善了检查对象名录库及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制定的双随机抽查清单抽查事项覆盖率也达到了96%。

  三是创新监管方式,务求工作实效。我们建设了市场监管风险洞察平台,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双随机抽查,检查问题发现率由23%提高到35%坚持首善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再出发。

  下一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着力研究进一步提高企业办事效率的改革举措。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完善优化“e窗通”系统,将企业开办服务平台建设成为更加专业化、多元化和信息化的企业服务平台。二是积极试点“承诺制”、“套餐式”办理模式,努力推出新的更多的智能应用场景,持续提升为民服务效能,持续降低企业准入门槛。三是探索应用区块链等技术助力智能审批,在确保“一天全办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争取企业开办效率进一步提高。谢谢各位媒体朋友。

  感谢方副局长的介绍,下面有请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姸介绍有关情况。有请。

  近两年来,我们会同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多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全力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金融创新环境,包容开放的金融投资环境,高效透明的金融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金融法治环境。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北京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的相关改革情况。

  一是率先在全国试点动产担保统一登记系统。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在全国首次提出试点建议,将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由《物权法》赋予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的抵押登记职能,委托给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履行,首次在北京市实现了两个部门,两个系统的实质统一,这项举措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行业内呼吁了12年的改革创新。

  2019年4月28日动产担保统一登记系统正式上线,这个系统是按照世行的标准建设,登记的类型不受限制,登记的信息全面集中,大幅度降低企业登记成本和环节。非常高兴看到,这项改革创新成果被证实纳入国务院于2019年10月23日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条例》第47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动建立统一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公示系统,应该说北京的改革创新实践,为全国动产担保统一登记系统改革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截至10月30日,北京地区共有148家金融机构完成四类动产抵押登记673笔,达成融资290亿元,帮助436家民营和小微企业实现融资金额260亿,占比约9成。这项改革为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动力。

  二是打造北京畅融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切合缓解科创、文化、民营、小微、外向型企业融资需求,建立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常态化对接机制—北京畅融工程。工程按年度、季度、月度、周的频率,根据不同的主题安排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接。活动覆盖科技创新、文化创意、5G产业,绿色金融,临空经济等重点领域。通过政策解读、项目发布、金融机构介绍金融产品和服务,企业交流融资需求等形式,帮助企业运用信贷、发债、股权、上市、基金、信托等方式全方位解决企业的融资需求,取得了很好的对接效果。截至目前,今年已经举办了41场对接活动,包括1场年度活动,3场季度活动,12场月度活动,85场周活动,累计服务金融机构1195家次,对接企业1714家次,参加总人数近5000人。金融机构和企业普遍反映,北京畅融工程为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搭建了信息互通,精准服务的高效平台。

  三是推动资本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北京市切实抓好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上市发布的意见,出台了《北京市企业上市上市市级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积极做好北京市优质企业上市挂牌培育工作。网站优化哪家好截至目前北京地区新增A股上市22家,通过发展会的企业29家,上市过会率达到84.38%,相交于2018年得到大幅提升。科创板上市表现突出,7月22日,科创板在证券交易所开板,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北京占5家,企业数量和募资额均居全国。本市上市挂牌企业形成基础扎实,优势明显的金字塔结构。主板市场方面,北京地区境内上市335家,总股本2.6万亿股,占全国A股上市总股本的38.31%,将近40%,这是居全国。总市值15.97万亿元,占全国的26.34%,居全国。

  刚才科创板的情况讲到,北京地区33家企业申报科创板,全部获得上交所的受理问询,现在受理问询居全国。目前全国87家科创板申报企业,通过了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其中北京市16家排名全国。新三板方面,截止到9月底,9235家,总市值3万亿,累计融资4945.22亿元。四板市场截止到9月底,挂牌展示企业4889家,累计实现各项融资327.79亿元,

  除了上述制度改革以外,一直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北京市金融局会同人民银行银管部,北京市银保监局和北京证监局发布了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文件,在里面提出来要设立续贷中心。今年8月22日,小微企业续贷中心在海淀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成立。通过组织银行保险机构派驻人员,在统一场所集中办公,为小微企业提供快速高效现场续贷,续贷中心成立,大幅缩短审批时间,减少了很多的申请材料。入驻银行10个工作日内可以完成授信,申请材料减少多项。

  作为北京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1+8”措施之一的北京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在今年10月17日正式上线运营。我们还不断优化信用报告查询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外资征信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备案工作。截至目前,各部门的信用报告查询,可以通过柜台查询,互联网查询,商业银行网银等多种方式。实现就近查、便捷查、高效查。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和惠誉全部在北京设立了法人机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每年采集数据800余万条,良好的金融信贷环境大大激活了市场活力,促进了中小微企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截止到2019年3季度末,北京地区全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762.9亿元,同比增长15%。比人民币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高了6.7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050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推动,久久为功。下一步,市金融监管局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以企业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增强获得感满意度为目标,持续出台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3.0版等一系列改革,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真正用改革的实际成效取信于企,取信于民,努力打造营商环境。

  感谢李姸副局长介绍,下面有请北京市政务服务局副局长刘强介绍有关情况。有请。

  刘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对政务服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成立以来,在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之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北京营商环境品质提升,出台了一系列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以“简政”带动政府效能提升。新一轮重点任务中,我们着力减事项、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増加企业办事透明度,俗称的四减一增。近期,我们研究提出了本市第五轮清理规范证明事项清单,共计24项,其中,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设定的证明事项10项,公共服务企业的设定证明14项。至此,本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水、电、气、热、有线电视等公共服务企业设定的证明全部取消。也就是说我市没有本市设定的证明材料。我们还完成了本市第四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理规范工作,共计清理29项中介服务事项。今年,我们大幅消减企业办事申请材料,精筒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申报材料21886份,精简比例达到60%;压缩办事时限,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办理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减60%,事项受理前接件时限压减80%。减少跑动次数,目前,市、区两级500多项高频事项实现“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公开重点领域信息13.3万条,实时发布“双随机、一公开”等执法信息4.5万条。

  二是以“数据”带动政府服务水平提升。我们利用新技术,推动政务服务创新,不断破解企业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问题。强力推动“一网通办”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持续丰富企业办事渠道,通过北京通AAP、微信、支付宝、百度小程序等渠道,推出300余项掌上可办事项;在部分区和街道部署政务服务大厅配置100合自助服务终端,上线项。为方便企业查询,我们借助首都之窗新增智能化搜索,通过场景化展现,让信息大聚类、服务强耦合,实现“所搜即所想、所得即所需”;新增智能问答系统,实现80%的简单咨询“秒回”。

  三是以“暖心”带动企业群众满意度提升。围绕“办好一件事”主题服务,梳理跨部门、跨层级的常用联办事项,绘制集成办事的流程图,首批推出58个主题,形成了“上ー网、交一表找一人、办一次”主题审批服务模式,满足企业办事多元化需求此外,我们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増加企业服务热线功能,实现企业服务“一号响应”,满足企业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持续关注和大力支持。应该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自2017年我市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工作以来,知识产权领域着力改革,勇于突破,努力为市场主体、创新主体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一是不断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法规政策体系,制定出合《关于加快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是激发创新活力,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认定工作,积极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设立商标注册申请受理窗口和商标品牌指导站,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是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率与水平为主线,以提升社会满意度为重点,加大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构建“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多元调解、商事仲裁、法律服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七位一体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四是注重成果转化,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合,开展专利质押融资保证保险的产品设计和落地,形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中关村模式”,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实现知识产权在资本市场的价值转化。

  在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版、2.0版的基础上,今年,我市知识产权领域在3.0版改革过程中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北京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统筹协调职能,修订《北京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主管副市长每季度召开一次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工作会,就知识产权保要政策、工作进展、疑难问题等听取汇报、加强调度、推动解决。

  二是是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立法研究,完善知识产权地方法规政策。针对机构改革后,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统一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新要求、新特点、新趋势,今年,我市将开展知识产权综合性地方性法规研究工作,把优化营商环境好的经验和做法以法律的方式固定下来,为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保障。

  三是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制定出台《北京市知识产权资助金管理办法(试行》,支持本市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创造相关活动,助力企业产生高质量知识产权。支持企业加大知识产权国际布局,服务企业“走出去”。

  四是进一步夯实“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多元调解、商事仲裁、法律服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七位一体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加大知识产权侵权犯罪打击力度,依法、快速、平等保护中外创新主体合法利益。建立完善知识产权领域(专利、商标版权)行政执法、司法审判案件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知识产权趋势性、行业性侵权风险联合研判,以及情报线索、案件信息的交换与共享。

  五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在中关村深入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保险工作基础上,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通过设立专利执行保险、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等险种,有效减少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成本。《北京市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正在制定中。

  六是坚持惠企便民,努力提高知识产权政务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同”、“减跑动”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和满意度。“对专利申请文件受理的确认”、“北京市发明专利申请优先审查推荐”和“北京市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优先审查推荐”三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和“零跑腿”。其中,“北京市发明专利申请优先审査推荐”承诺办理时限压减至2个工作日,压减比例高达90%。专利资助金办理全面取消所有纸件专利证明材料,增设朝阳区、海淀区等7个申报受理和咨询点,实现网上申报预约、就近一次办结,专利资助从申请到资金发放全程中企业群众只用“跑一次”。我的发布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感谢潘副局长的发布。通过刚才各位领导的介绍可以看到,北京市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政策非常丰富,系统性非常强,对促进全市营商环境将会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下面把时间交给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请大家提问,提问之前请先通报自己所代表的新闻机构,请举手。

  新华社记者:我想请问一下发改委的领导,我的问题是请您介绍一下在优化营商环境3.0版的改革当中如何加强为企业服务。谢谢。

  戴颖:谢谢记者的提问。我们觉得面对加强企业服务实际上是优化营商环境特别重要的一项内容,去年8月份,北京市开始建立了企业服务包制度,这项制度也是北京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支持外资企业在京发展的创新性举措,这项制度包括了三级服务体系,我们现在讲是“3+1”。3是服务包的三级服务体系,服务总管家、行业管家、服务管家。服务包机制建设,制度设计考虑坚持普惠型政策和一对一服务相结合。一方面是根据企业定位提供普惠性政策集成,解决企业和政府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二是解决企业在设立和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瓶颈问题,特别是跨部门解决的阶段性困难依法依规量身订制的解决方案。通过政府主动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务,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今年在服务包的基础上,更加进一步完善在“3+1”的建设当中不断提升为企业服务,现在发改委作为总管家负责统筹全市服务包制度落地,行业主管部门作为行业管家根据企业诉求制定服务措施,协调推进具体服务事项的落实,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作为服务管家建立了服务专员队伍,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日常服务。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是坚持了一诺千金,一抓到底,确保服务承诺事项兑现。截止到今年10月底,目前全市市级两级为1200个企业,这里绝大多数是民营和外资企业,提供了一对一的服务包服务,承诺事项4200余个,目前已完成70%。今年10月12日,北京市在“12345”热线中增加了企业服务热线多件实现了当场答复,有500多件转到了相关部门加快服务。所以,下一步,我们也要把企业服务包制度不断完善和强化,为企业在京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我想请问一下北京市政务服务局的刘局长,北京市在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过程中推出了一系列的便民举措,能否再进一步介绍一下办好一件事的具体内容。谢谢。

  刘强:针对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当中存在着看不懂、找不到、套腿多、填表多的问题,通过跨部门跨层级的关联事项进行整合和优化,形成了主题服务模式,刚才我在前面介绍了,就是上一网、交一表、找一人、办一事。

  具体是在北京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首都之窗的“政务服务”主题。网上大厅有一个“办好一件事”的专栏,提供主题办事的指南查询,在线申报等功能。通过填一张表,完成这一个主题事项的一次性采集,办事人自行选择政务专员,为其帮办、代办,工作时间,政务专员在线。按照这种模式,批推出了比如开设学科培训机构,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贴息等58个主题事项。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要开中医诊疗所”。通过主题服务,材料缩减了39%,时限压缩了75%,实现了只跑一次。以“我要申请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为例,通过主题服务,材料压缩69%,时限压缩了64%,实现了只跑一次。回答完毕,谢谢。

  《中国青年报》社记者:请问市规自委的师主任,不动产登记方面,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即时办理,同窗出证有哪些特点和优势?谢谢。

  师宏亚:这种运转模式是2018年进行的一窗受理的改革。这个改革是讲不动产登记房屋交易及税收征管业务原来由三个部门分别办理,后聚合到综合窗口,之后我们再作出一个升级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登记工作人员直接代征税费并比对核实申请材料,同时将交费、领证的环节也内化到综合窗口。办事人员到综合窗口就可以完成从申请到领证的全流程业务,达到了进一门、到一窗、来一次,与一个人互动,交一份材料,花一次时间,只需要一个时间即可。这项改革涵盖了各类登记申请主体,包括企业及其个人及其各类组织。谢谢。

  《光明时报》记者:我想请问一下知识产权局的潘局长,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有哪些新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潘新胜:谢谢提问。调解应该说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形式和渠道。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出台了《北京市加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工作的意见》。组建了北京市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协调委员会,构建了知识产权部门负责,社会组织为主体,司法行政部门指导,司法部门确认保障的多部门联动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机制。目前,全市共有知识产权多元调解机构26家,依托行业协会商会,自律机制,我局推荐设立指导管理10家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涵盖了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10大高精尖产业领域。培养了一支242人的多元调解队伍。我局牵头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建立了密切的诉调对接机制,实现了知识产权纠纷诉前委派、诉中委托调解的全覆盖。各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10210件,结案6497件,调解成功率62.12%,调解平均用时15天。今年1-10月份,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共接收案件5655件,是去年同期的2.71倍,应该说,调解率也是大幅提升,达到了68.15%。近期我们局还将设立3-4家行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诉调对接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互相,进一步加强调解员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调解能力。谢谢。

  北京广播电台记者:我想问一下市场局的方副局长,我们知道北京在税务、人力社保等领域推动了电子营业执照的应用,电子营业执照还有哪些应用场景?谢谢。

  方葆青:非常感谢您的问题。电子营业执照是企业的电子身份证,和纸介质的营业执照有同等的地位,电子营业执照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全国范围内,按照统一标准向市场主体核发的。目前北京的所有市场主体已经都具有了电子的营业执照。电子营业执照比纸介质的营业执照方便、快捷,也更安全。它可以完成很多项工作,包括咱们企业要对社会,对交易伙伴进行亮身份的时候可以出示电子营业执照,社会公众需要了解这个企业的相关情况,了解企业的主体资格的时候,可以查询电子营业执照,相关的交易伙伴或者是咱们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对这个企业,这个市场主体的身份进行核验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电子营业执照进行核验。目前,北京在企业开办中实现了一窗通行,就是依托于电子营业执照。现在银保、商业银行、公安等多个部门实现了电子营业执照的推行,对于推广电子营业执照的应用,市政府专门发了文件,下一步要在更广范围内使用,它不仅在政务领域,也可以在公共服务领域,也可以在商务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

  举个例子说,昨天“双11”,大家今后在网上进行购物的时候,进行商务活动的时候,咱就可以通过网上的途径在线实时查验你所交易的伙伴,你所购买货物或者是服务的商家的电子营业执照,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实时核验它的身份,同时电子商务平台或者是服务平台也可以通过电子营业执照来进一步推进,让咱们所有的入主平台的企业和商家,来在线亮明身份。应该说,电子营业执照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我就介绍到这儿,谢谢。

  香港《大公报》记者:请问一下市金融局李局长,请您介绍北京市持续推动金融服务业扩大开放的举措和效果。谢谢。

  去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等政策措施和制度的安排,金融开放时间表进一步提前,金融开放范围进一步扩大。北京市全国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2015年以来,已经推出三轮政策措施,今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177项试点任务里,金融业改革开放项目约占1/4。今年8月,北京市对外发布金融领域开放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主要在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拓展外资机构业务范围,探索资本项目对外开放,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等九大方面推出38项举措。先后三轮试点任务和措施取得积极进展,资本项目可兑款稳步推进,在京跨国开展了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实现本外币一体化。中关村资本化便利项目试点项目进一步扩大,由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政策配套到位,服务不断提升,内外资机构对到北京发展表达了强烈的意愿和信心,我们充分发挥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优势,为内外资金融机构来北京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比如今年7月,中央扩大金融开放的政策发布以后,很快组织了座谈会,邀请一行两会的同志详细解读政策,参加会的外资金融机构非常踊跃,有120多人参会,受到了热烈欢迎,会后大家反馈这个会开得非常及时,也非常解渴。这次座谈会后又分别召开了保险、再保险,资产管理等专项业务领域的座谈会。

  另外戴颖同志刚才介绍了北京的服务管家制度,我们对重点金融机构配备了市据两级的服务管家,北京市金融局是行业管家,通过管家服务为重点金融机构提供一对一的落地服务,得到了外资金融机构和内资金融机构的一致赞许。截至目前,效果非常明显,瑞银证券成为外资控股的券商,万事达卡、VISA等也在北京设立了合资、独资已经子。美国贝宝支付在京获得首张外资第三方支付牌照。刚才讲到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也相继在北京落地,德国的安顾集团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也在北京设立了中国地区总部,美国的贝恩资本等机构也在京设立了全资子,北京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在不断加强,今后我们将继续不断努力,为更多的外资内资金融机构来北京发展做好服务。谢谢。

  《北京日报》记者:我问一下市发改委的戴颖同志,您提到3.0版本涉及到204项改革措施,如何保障这些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谢谢。

  戴颖:谢谢记者提问。刚才与各位记者介绍了年底之前要完成的3.0版改革204项任务,涉及面更广,领域很多,任务非常重,如何保证这些改革任务真正落地见效,实际上近在记者报道北京在市场报告当中的一些经验当中提出,我看有的记者报道,北京有三个秘诀,一个是坚持锐意创新,率先强力推进改革。二是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推进改革。三是一抓到底,务求积效,打通政策落地后一米,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三个秘诀一直是两年来北京市始终坚持我们的做法。如何保证改革任务落地,核心的还是要加强机制建设。下一步,还是要总结前期的工作做法和经验,从四大机制政策上入手。

  一是要强化高位推动,市区两级改革强力推进的协调机制。在前期工作中我们一直坚持高位推进,市里一把手工程,同时强调清单制+高位调度的工作机制。近市里也要成立时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中的优化营商环境组,这个组包括了全市56个部门和16个区,下一步还是要强力推进市区两级的改革协调机制的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参与机制。这方面有两块工作,一个是要建立常态化社会广泛参与的建言机制,通过首都之窗,12345热线,政府的微博微信等多渠道听众群众的意见建议。二是成立企业专家的咨询委员会,直接让企业和专家参与到改革工作中来。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广泛宣传和培训机制。这也是两年来在工作当中觉得取得很大效果的,一方面是继续开展营商环境在行动的广泛宣传,让政府的改革政策社会广泛知晓。二是加强窗口人员的培训,加强服务意识和能力。

  四是进一步加强督办落实机制。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督查整改的情况通报,采取多种方式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第三方调查等多种方式,来加强各个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我的回答就是这些,谢谢。

  谢谢戴颖同志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领导今天出席发布会,向我们介绍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3.0版的情况,发布了大量的信息,而且回答了记者朋友们多个问题,在此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对北京市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举措给予大量的报道和支持。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
以上信息由常州声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整理编辑,了解更多网站优化,网站优化代理,单词优化,网站优化哪家好,单词优化代理,正规网站优化代理信息请访问http://www.shengguxinxi.com